暨南中文课程简介

暨南中文一年级
课程内容:
1) 听,说,读,写贯穿课程的始终
2) 讲解汉字的结构,偏旁部首的基本知识及指导学生按正确笔划顺序写汉字
3) 练习组词,造句,词语的扩展、替换,简单介绍句子的结构
4)朗读及背诵课文
教学目的:
掌握将近133个生字(包括读写用),学会组词,造句。 提高学生听说读写中文的能力及在日常生活中实际运用中文的能力。
授课方法: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寓教于乐,给每一个学生参与和联系的机会,提高他们学习中文的兴趣;通过家庭作业,课堂小测验等教学形式巩固学生所学知识。除了紧紧结合课本学习每课内容外,教师还选用并讲解有趣的中国风俗,中文故事,儿歌,谜语及少儿中文歌曲。
听,说,读,写将贯穿学期中的每一节课。
听:教师讲课坚持用中文贯穿始终以练习学生听的能力。
说:每个学生都参与课堂的"说一说/看图说话/对话;鼓励学生用中文积极提问和回答问题。
读:学生要大声朗读生字,课文,简单的中文小故事。
写:学生通过完成课堂练习及家庭作业以巩固学过的中文字。

暨南中文二年级
适应学生:七岁及以上,完成《中文》第一册的学生:
暨南中文二册共有12课,以稍长篇幅的儿歌、短文故事为主,全部课文都有注音。 学生共学习生字146个。课后练习主要有写字(配有笔画笔顺)、字词认读,对话。同时增加了不同形式的句型练习,最后是阅读课文。
课程内容:
学习汉语拼音, 注重四声。
学习中文第二册 (共12课) 的生字,基本结构(偏旁,部首,笔画和笔顺)。
练习词语的扩展与替换。
十四个重点句子的结构和应用。
教学目的:
能给所学的生字加拼音和标调。
学会140个左右生字,掌握音、形、义。
掌握十四个重点句型,提高学生对字、词、句的听说读写能力,并能用部分词语造句,争取能写简单短文,提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际运用中文的能力。
授课方法:
教师讲课为主,按照字、词、句、短文,一字多用,由字到词语, 由词语到句子, 由句子到短文,循序渐进。在讲课中,要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有动手、动脑和说话的机会。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内容,编排小节目或儿歌,以多种形式提高学生学习中文的兴趣,收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暨南中文三年级
适应学生:八岁及以上,完成《中文》第二册的学生:
暨南中文三册共有12课,主要是以故事为主,另外还增加了两首古诗,全部课文都有注音。 学生共学习生字159个。课后练习主要有写字(配有笔画笔顺)、字词认读,句型练习,对话和阅读课文。从第三册开始,练习中增加了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问答题。
教学内容:
- 以<<中文>>教材为主, 学习第一至十二课。
-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 生词, 偏旁部首,及重点句子。能够熟读课文并理解课文。
- 巩固,复习汉语拼音;巩固,复习第一,第二册中的生字。
- 学习查字典,掌握第三册中生字字的组成。
-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描述自然景象,表达自己,学习写简单的作文。
- 课外补充读物:儿歌,童话故事,中国文化,节日等。
教学目的:
- 提高学生学习中文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中文的热情,启发学生的思考能力。
- 提高学生汉语的听、说、读、写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汉语打下良好的基础。
授课方法:
- 教师讲课为主,合理安排每节课的字、词、句份量,通过大量朗读,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 合理安排教师讲课时间,给每一个学生足够的课上参与的时间与机会。
- 寓教于乐为宗旨,通过课堂讨论,课堂游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 通过家庭作业,课堂小测验,期中、期末考试等形式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暨南中文四年级
适应学生:九岁及以上,完成《中文》的第三册的学生:
暨南中文四册共有12课,课文内容涉及面变广,有名人故事,童话故事,科普知识,古诗二首,名胜古迹等,全部课文都有注音。 学生共学习生字160个。课后练习有写字(配有笔画笔顺)、字词认读,句型练习,对话,培养和提高学生逻辑思维的问答题,最后是阅读课文。
课程内容:
掌握160个左右的生字和词 语、14个重点句型, 提高学生听说读写中文的能力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实际运用中文的能力。
教学目的:
- 熟练借助汉语拼音拼读汉字,训练独立识字、正音、阅读文章的能力。
- 熟练运用汉字的笔画、笔顺规则正确书写汉字。
- 掌握所学汉字的偏旁部首。
- 正确、有效地运用部首查字法或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 区分和理解同音字、多音字、形近字和读音相近的字。
- 继续积累词汇,练习词语的扩展、替换及应用。
- 继续练习造句,掌握重点句型及其结构。
- 加强口语训练,运用所学词汇表达完整的意思。
-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总结段落及全文大意。
- 学会写简短记叙文和日常应用文(例:留言条、日记等)。
- 了解中国的文化、历史等有关知识。
授课方法:
教师以讲课为主,间或安排学生对课文进行学习、表演以及讨论有关问题,使之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以扩大知识面。

暨南中文五年级
适应学生:十岁及以上,完成《中文》的第四册的学生
五年级学生已具备初级中文的听说读写基础。从这一年起,学习的重点将从认字转移到理解词、句含义,学习中文的习惯表达方式,及写作记叙文和常见应用文上。通过各单元中的不同课文,同学们还将进一步了解中国的风土人情,以增强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巩固和提高已有汉语水平的目的。
修订版《中文》第1~4册的主课文、阅读课文均加注现代汉语拼音,从第5册开始,只为生字注音。
课程内容:
- 《中文》教材第五册中要求掌握的主要内容。
- 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自然景象,个人经历,或事件发生的过程。根据时节和教材练习写100-200字的记叙文和常见应用文。
- 鼓励学生阅读并酌情提供教材以外的中文读物。
教学目的:
- 保持学习中文的热情。
- 锻炼借助工具独立阅读的能力。
- 提高口头表达和情景对话的水平。
- 培养写作短文的兴趣和习惯。
授课方法:
课堂上教师以启发式授课和讨论为主,给每个学生参与的时间和机会。通过朗读,造句,情景对话,复述归纳和考试等课堂活动帮助理解授课内容。课后则通过鼓励阅读,写作,与家人对话等作业形式复习巩固所学内容并积累新的中文知识。